
「只有當我能夠全然的接納我自己,
我才可以真正的蛻變。」
卡爾 · 羅傑斯

你好!我是一名有十年臨床經驗的臨床心理學家,為不同年齡人士提供心理服務。我的臨床經驗豐富,治療過患有抑鬱、焦慮、發展障礙例如自閉症譜系及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的病人,亦處理過受人際關係、家庭問題、適應老年或喪親等生活上的大轉變所困擾的不同年齡人士。
除了十年的臨床經驗,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我對於為育兒及家庭問題所困擾的人有多一份同理心及理解,幫助我在工作中更快捷地切入問題。
我對LGBTQ(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酷兒)持肯定態度,尊重多元性別。受訓於中文大學性別研究副修課程及曾參與本地社福機構為同性戀青少年及其家長提供的服務,我對性別議題在精神健康及家庭發展有更高覺察。
作為治療師,我希望改善人的生活,幫助人過得更好。在治療過程中,我著意為求助者提供一個安全及舒適的環境讓他們能安心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及感受、討論一些在其他地方未必能討論的事情、及對自己的經歷有透徹的理解。同時我會讓求助者學得實用的知識及方法以應用到生活中幫自己發揮一己所長。
對於求助者能夠信任我、讓我在這個重要的自我蛻變中以治療師的身份參與,我感到無比的榮幸。在心理治療的工作中愈久,我愈覺得其實我們都一樣 —— 我們都是各自在自己的世界和領域中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而有待圓滿。
教育及專業資格
-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學士 (榮譽)主修心理學副修性別研究及公共衛生
-
香港大學臨床心理學碩士(優異)
-
艾克文家庭治療學院香港畢業生協會專業培訓課程家庭系統專業證書課程
-
亞洲家庭治療學院深造證書課程
-
香港心理學會 副院士(RCP, HKPS)
-
香港臨床心理學家公會註冊臨床心理學家(衛生署認證)
-
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臨床心理學碩士課程榮譽臨床督導導師
-
亞洲家庭治療學院永久會員
-
美國安全圈養育課程認證導師

臨床經驗
十年臨床經驗
-
九龍東聯網公立醫院
-
港島西聯網公立醫院
-
東華三院


治療方法
以下是一些我常用的治療方法:
-
系統家庭治療
-
情緒導向治療
-
認知行為治療
-
敍事治療
-
存在治療
-
哀傷治療
-
靜觀取向介入手法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心理治療都必須要建基於對每個人的獨特性而度身訂造。我會透過一個互相協作的形式,了解個別人士的需要及喜好,同時廣泛的採納不同的治療方法以回應每個人的獨特需要。
服務內容




個人面談
(50分鐘一節;
親身面見或視象會議)
常見目標
改善情緒:
更多愉悅感、更平靜自在、少一些憫憎
提升關係質素:
與自己的關係、與伴侶的關係、與父母的關係、與兄弟姊妹的關係
適應生活中的大轉變:
嚴重疾病、深愛的伴侶或寵物逝世、意外後的轉變
伴侶及家庭面談
(60分鐘一節;
只限親身面見)
常見目標
提升與伴侶的關係,
婚前或婚後
改進育兒方法以處理兒童的情緒、行為或飲食問題
提升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以營造更良好家庭氣氛
診斷評估
(平均3-10小時,
連書面報告;
只限親身面見)
常見目標
智力評估、專注力評估、讀寫能力評估、或其他核心能力的評估
以助理想發展
訓練工作坊
(親身面見或視象會議)
常見目標
減壓及壓力管理
焦慮管理—與無常共存
改善睡眠質素
認識多元性別
預防上癮
或其他與心理健康有關的題目,可聯絡查詢

傳媒訪問
問與答
心理治療是什麼?
心理治療泛指治療師與求助者之間的對話。
心理治療一開始會先了解求助者的背景及求助原因。經過初步評估後,治療師會與求助者協定治療目標、治療方法、會面頻密程度等等,而隨著治療不斷進展,治療過程都會跟著變化,治療目標、治療方法、及會面頻密程度都會透過共同商討而有所修改。
心理治療的目的,是幫助人可以:
-
紓緩情緒困擾
-
為生活中的問題尋找處理方法
-
改變思想及行為模式以增加工作效率及更能享受人際關係
心理治療要多久?
心理治療並不是一個一輩子的委託。
有些人只需要一次會談便感到紓緩。見一個心理學家可以給你一些看事情的新角度、令到他們以不同的角度看待事情及紓緩痛苦的感覺。有些人經過幾節後便感受到不同,尤其是他們要處理的問題是單一、清晰而沒有拖延太久才求助的。
另外有些人需要更長的時間 (可能要一年或兩年) 才感受到心理治療的好處。他們可能經歷過嚴重的創傷、有幾個問題要處理、或不清楚有什麼事令他們不開心。所以堅持參與心理治療一段長時間讓心理治療有機會梳理複雜的問題是很重要的。心理學家會和你一起討論何時是心理治療完結的好時機。
更多關於心理治療的英文資料,可參考美國心理學會:
聯絡方法
暫時停止接收新症,不便之處,敬請原諒
Edge Development Centre
九龍彌敦道750號始創中心11樓1132室
+852 5539 6773 (致電 或 Whatsapp)
Mindfully
中環雲咸街43-45號余悅禮行701室
+852 91987264 (致電 或 Whatsapp)
Facebook 專頁:心理學媽
